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佳句优秀版(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
1、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1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19、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0、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21、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4、仁者寿。――《论语·雍也》
25、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26、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8、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9、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3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4、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5、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3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4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4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42、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4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48、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4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5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5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5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54、业精于勤 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5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5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8、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5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6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6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2、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6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6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6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6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