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名言金句经典版(刘勰名言免费版)
1、将帅宰相因为他们的地位崇高,所以名声就特别显达;文人因为他们的职位卑微,所以经常遭到讥诮;这正像大江大河之所以波涛腾涌,小沟小水之所以波涛曲折一样。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4、万古以来的声名得到它的宣扬,千里外的呼应能得到它的推动。
5、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6、在笔札上写下言辞,虽然是各种文辞中的下品,但却是治理政事的要务。
7、把晦涩当作深,虽然奥秘却不是含蓄;用雕琢去求工巧,虽然华丽却不是精彩。文章如果故作高深,写得人们读都读不懂,正好说明它“虽奥非隐”,很可能还是故弄玄虚,用来文饰浅薄;文辞如果雕琢堆砌,虽然华丽却决不精辟,只能是华而不实之作。
8、谈到欢乐时文字和笑声并至,论到忧伤时语言和哭泣同来。
9、时间飞快地过去,人的才智不能永存,要使声名和事功可以流传下去,只有靠创作罢了。
10、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强贵圆熟通达,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文辞最忌讳支离破碎,冗长繁杂,脱离中心。
11、文以行立,行以文传。
12、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13、文章的开头话中,就应该预先稍稍显露出文章中心部分的意思;文章结尾处的语言,也要能承接照应前面中心部分的主旨。
14、随事立体,贵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
15、用简清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把事物的情态状貌表现无遗。
16、善于删削的人,文章中一些多余的字虽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来;善于铺陈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辞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来愈明显。
17、后代的作家,力求华丽的文辞,放弃实用的美德。
18、景物描写得十分详尽而感情的抒发还含蓄有余。
19、才华出众的第一流的大手笔,却多数疏于书信,好比相马能手九方堙能识别千里马而忽略了马的毛色和雌雄这类小事一样。
20、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
21、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客,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钠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22、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23、评论一篇文章比较容易,总论历代的文章很是困难。
24、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
25、到了具体地品评文章作品,有的话和前人说的相同,但并不是人云亦云,实在是不能不同;有的话和从前的论述相异,并不是随便标新立异,按道理确实是不能不异。
26、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形貌,在用辞上一定尽力要求新颖。
27、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纳领,驱万途于同归,负百虑于一致。
28、至于尊贵地位的差别与顺序,就要用礼节来表示敬肃。
29、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30、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31、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
32、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33、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
34、君子要身藏利器,等待时机来加以施展,建立一番事业,本该积蓄知识修养德行以充实内在的美,散发文采以显示外在的美,做到像F木、楠木那样质地坚硬,像豫树、樟树那样高大的才干。
35、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是序。
36、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37、衡量文字哪里要增,哪量要减;考虑笔墨哪里该浓,哪里该淡,删击多余的字句,剪除芜秽韵内容,使文章减轻负担,避免冗长累敷。
38、文章中有可以删削的句子,足见其粗琉;文章中没有一个可以削减的字,才知道其精密。
39、相同与相异,不必介意这是古人的意见还是今人的意见,只要分析文章的组织结构,力求恰当。
40、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
41、夸而有节,饰而不诬。